首页
清代()提出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体现了其强烈的为国家、为民族献身的精神。
未来题库
→
百科
清代()提出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体现了其强烈的为国家、为民族献身的精神。
A.林则徐
B.魏源
C.康有为
D.梁启超
正确答案:A
Tags:
岂因祸福避趋之
苟利国家生死以
清代
猜你喜欢
1.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的作者是“
2.
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舍己为家的爱国志士。曾写下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”著名楹联的是谁?()
3.
清代珐琅彩的颜色共有9种。()
4.
清代珐琅彩的珍贵跟它只属于皇帝赏玩有关。()
5.
清代几乎没有中外园林的交流。
6.
下列清代园林属于大内御苑的是()。
7.
清代江苏地区著名私家园林有()。
8.
清代皇家园林中,造园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的是()。
9.
素软缎是清代官营织造生产后进贡入库、供皇室选用的清代御用贡品,以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的“缎匹库”而得名。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