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(EPSP)的主要机制是()
未来题库
→
百科
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(EPSP)的主要机制是()
A.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增多
B.需要中间神经元中介
C.突触后膜K 电导降低
D.突触后膜Na 电导增加
正确答案:A
Tags:
突触
兴奋性
电位
猜你喜欢
1.
神经冲动传播的电变化过程中,受刺激部位发生离子通透性的改变,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启,允许钠离子内流,导致膜电位减小,钠离子进一步加速内流,膜内电位由负变正,膜电位差消失。这种使极化状态改变乃至消失的过程称为
2.
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,错误的是()
3.
在突触的描述中,哪一项错误?()
4.
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,集电极电位最高,发射极电位最低。()
5.
空间中有A、B两点,A点电位为VA=16V,B点电位VB=4V,则电压UAB为
6.
分泌的甲状腺素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,提高神经的兴奋性,调节机体的生长。
7.
人工神经网络从一个方面上模拟大脑:组成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,即突触权值w ,可用于储存获取的知识。()
8.
忆阻器被认为是继电阻器、电容器、电感器之后的第四个无源电子元件。因其电阻阻值可以根据流经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而改变,故可被用来模拟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。()
9.
下列关于电极电位的叙述,正确的是()
10.
增加反应I2 + 2e- =2I-中I-离子的浓度,则电极电位增加。